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新华社写作机器人
- 2 、新闻传播媒介发展有哪六个阶段?
- 3、机器人写新闻,记者怎么办
新华社写作机器人
1、新华社写作机器人是一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,能够自动化生成新闻稿件的智能系统。新华社写作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,具备了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 。它可以根据预设的模板或者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的信息,快速地生成结构完整、内容准确的新闻报道。
2 、机器人写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2015年11月6日,新华社推出了名为“快笔小新”的机器人写稿项目,它目前服务于新华社体育部、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 ,能够撰写体育赛事的中英文报道和财经新闻。
3、机器人记者在全球媒体圈内应用越来越广,较为知名的还有《福布斯》网站使用的Narrative Science,国内方面有腾讯的Dreamwriter和新华社今年11月7日推出的机器人记者“快笔小新 ” 。为何如此多的新闻机构开始启用机器人记者?毋庸置疑 ,首先是速度。
4 、机器人写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:2015年11月6日,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:“快笔小新”,目前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、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 ,可以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。
5、Ai的算法都是基于过去,也就是那些老梗,已经被人写出来的东西 。Ai的文学创作其实更像是很多如今网络写手所做的融梗。将经典作品 ,流行作品或者是一些被埋没的作品中的桥段话语进行融合,走在抄袭边缘的行为。文学注重传承,但更注重创新 。
6 、内容编辑员及主持人 内容创业时代 ,写稿创作重新焕发生机,但是人工智能的来临,可能会接替人类的创作,举例来说 ,2015年9月,腾讯财经推出的自动化新闻写作AI智能机器人,它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了编辑生涯的第一篇报道。随后 ,新华社也上线了写稿机器人“快笔小新 ”。
新闻传播媒介发展有哪六个阶段?
原始阶段:个体通过体态和声音进行信息传播 。在远古时代,人类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,为了生存 ,他们需要群居并相互沟通。由于当时的人类大脑和语言功能尚未完全发展,他们依靠本能和遗传,使用尖叫、呼喊、手势和面部表情等来进行信息交流。
\x0d\x0a\x0d\x0a以近代科学技术—初级电子技术为媒介的立体传播阶段 。录音机和照相机 、录像机的产生使人类的听觉和视角功能得到了保存 ,并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电台和电视台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开始进入立体传播阶段。1920年,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KDKA在美国匹兹堡正式播出。
唐代之前的传播媒介①夏商周时期:木铎 ,用来宣达政令、进行采风的特殊媒介。其他传播媒介:甲骨(主要用于占卜和祭祀)、金石(帝王诏书和国家常法)②汉代:邮驿制度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条件 。传播媒介:竹简和木简。
近代的中国,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,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,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 ,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;19世纪70年代以来,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,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 ,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,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。
在原始新闻传播这个发展阶段,中国和西方的发展状况都是从同一个起点出发 ,所以发展情况十分相似,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。口语新闻传播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,人类的大脑逐渐发达 ,发音器官逐渐完善,思维能力逐渐发展,人类大概在几十万年前产生了音节语言。
机器人写新闻,记者怎么办
机器人无法替代人的采访 ,它不能帮我们拿起电话采访,不能从各个消息源收集信息,并基于这些信息得出结论。在评价《洛杉矶时报》开发的地震报道机器人时,美国《纪事》杂志称 ,它不能评估地震造成的损害,不能采访专家,不能辨别新闻报道中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和新闻价值 。
综上所述 ,机器人记者和人类记者并非竞争关系,它们可以相互补充,共同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。机器人在信息挖掘 、生产廉价可读报道方面具有优势 ,而人类记者则在深度报道、故事挖掘和创意方面拥有独特价值。通过合作,两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,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、深入的新闻报道 。
新华社写作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,具备了强大的文本生成能力。它可以根据预设的模板或者从海量数据中提取的信息,快速地生成结构完整、内容准确的新闻报道。这种写作机器人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,还能在一些简单 、重复性的报道任务中替代人工 ,从而减轻记者的工作负担 。
标签: 新闻学:人型机器人新闻采集与报道